歐李原料林可持續(xù)培育指南
章 總則
條 歐李,又名鈣果、酸丁、小郁、玉子、牛李、烏喇 奈等,薔薇科櫻屬,在我國廣泛分布和栽培的有兩個種,一是歐 李(Cerasus humilis Bge. ),二是毛葉歐李(C. dictyoneura Diels)。落葉小灌木,一般叢高 0.5-0.8m,可達 1.2m,根 系發(fā)達,固土保水能力強。耐旱、耐寒、耐瘠薄,適宜于 pH6.5-8.0 的土壤。一般每畝地產果實 1000kg 左右,產種子 50-100kg,種 子出仁率為 25-30%,種仁含油量 40%左右,成分主要以不飽和 脂肪酸為主,其中油酸含量 60-70%、亞油酸含量 25-35%,均 為 C18 分子,可作為保健食用油、生物柴油、生物化工基礎材料等。枝條熱值高,生物量大,可用于纖維素乙醇、合成液體燃 料、固氣電燃料等。分布于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甘 肅、山西、陜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東等地, 是我國特有的造林綠化和木本油料樹種,綜合利用價值較高。
第二條 為指導和規(guī)范歐李原料林培育,提高營造林質量和 果實產量,保障歐李原料可持續(xù)供應及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特制定本 指南。
本指南適用于指導和規(guī)范我國各級林業(yè)主管部門培育歐李 原料林活動全過程,也適用于評估歐李原料林培育參與者的相關 活動。林場、企業(yè)、林農組織等單位和個人的歐李培育活動可參照執(zhí)行。
第三條 歐李原料林培育活動應遵循《能源林可持續(xù)培育指 南》(林造發(fā)〔2011〕33 號)的各項原則及要求。
第二章 規(guī)劃與方案
第四條 歐李原料林培育活動,應在遵循轄區(qū)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 規(guī)劃基礎上,納入本地區(qū)林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并相應開展野生歐李資 源調查、保護工作。
第五條 從事歐李原料林培育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企業(yè)、林 場、林農組織、個體等),均應根據(jù)本地區(qū)林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編制歐 李原料林建設方案,并報當?shù)亓謽I(yè)主管部門備案。 歐李原料林建設方案應包括培育目標、自然社會經(jīng)濟狀況、 總體布局、營林措施、基礎設施建設、森林和環(huán)境保護措施、野 生動植物保護措施、綜合利用措施、經(jīng)濟效益分析和風險評估等 內容。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開展歐李原料林培育活動前,均應根據(jù)歐李果原料林建設方案開展年度施工作業(yè)設計,嚴格按年度 作業(yè)設計開展相關活動。同時應根據(jù)實際作業(yè)情況,適時修訂和 優(yōu)化建設方案。
第三章 苗木生產
第七條 各地應特別重視歐李原料林良種選育工作,不斷優(yōu)化種質資源,積極使用產量高、抗逆性、適應性強的品種,優(yōu)先 采用經(jīng)省級以上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認定)的品種,確保 歐李原料林的品質和可持續(xù)經(jīng)營利用。
第八條 嚴格按照良種生產許可證和經(jīng)營許可證制度,開展 種苗繁育及經(jīng)營。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應在獲得林業(yè)主管部門核發(fā) 的林木種子(苗木)生產及經(jīng)營許可證后,方可從事歐李原料林 的種苗生產及經(jīng)營。用于種苗生產的繁殖材料,必須具有植物檢 疫證書、質量檢驗合格證書和產地標簽,實行定點采種或采穗, 定點育苗,定單生產,定向供應,從源頭上把好育苗質量關。
第九條 各級林業(yè)主管部門應有計劃地組織種苗繁育和供 應。出圃苗木應達到二級(含二級)以上規(guī)格(見附表 1)。
第十條 育苗地選擇。育苗地應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水條 件良好,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的中性至微 堿性沙壤地。干旱地區(qū)應選擇低床育苗,高濕低洼地區(qū)應采用高 床育苗。禁止使用重茬地育苗。
第十一條 育苗方式。一般采用種子播種育苗和扦插育苗 2 種方式,其中,扦插育苗分為嫩枝扦插和根插育苗 2 種。歐李為異花結實植物,種子雜合度較高。播種育苗形成的實生苗產量和 果實性狀會發(fā)生較大變異,影響造林后的整齊度和產量,一般應 用于不注重經(jīng)濟效益的生態(tài)林營造。扦插育苗利于保持品種的優(yōu) 良特性,且苗木的整齊度高、成熟期一致,因此可選擇經(jīng)審定后 的優(yōu)良品種進行繁殖,以便于林地管理和獲得高產。
第十二條 播種育苗。以春播為主。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層 積處理。將種子在溫水(30℃)中充分浸泡 24-48 小時,將含水量 25%左右的細濕沙與種子按 3-5:1 的比例混合均勻,選擇 適宜容器,放置于 0℃-10℃地窖中(注意記錄每個容器中的種 子重量,以便于春季播種時確定用種量)。當 10%-30%的種子發(fā) 芽(露出胚根)后,即可在春季播種。播種前一年秋季,按每畝 3m3有機肥施入土壤并進行深翻。春播前一周灌足底水。土壤稍 干后,耙平并整成寬 1.2m 的畦子,畦內開出行距 30cm 深 5cm 的小溝。將層積好的種子帶沙撒入溝內,覆土厚度 2-3cm 并踩 實,播后再小水灌溉一次。用種量為每畝 30-35kg。全年中耕除 草 3-4 次,封壟后停止。幼苗剛出土時盡量少灌水,以免過濕引 起根系腐爛。速生期根據(jù)需要灌水,雨季注意排水。幼苗高度達 到 10-15cm 時,施氮肥一次。生長中期(6-7 月)追施磷鉀肥一 次,用量為每畝 10-15kg,施追肥后及時灌水。生長后期(7 月下旬后)控制施肥、灌水,以利于幼苗木質化。土壤上凍前,灌 足越冬水。一般情況下 2 年生苗木可出圃造林。
第十三條 嫩枝扦插。嫩枝扦插需建造塑料棚室,棚高一般 超過人體身高,棚頂覆蓋塑料薄膜,棚內安裝彌霧噴水裝置。有 條件的地方可在棚室兩端安裝濕簾降溫裝置。育苗床寬度 1.2m, 鋪設厚度 3-5cm 基質,基質按河沙、珍珠巖、草炭比例為 6∶3∶ 1配置。扦插前用200-300倍高錳酸鉀對基質進行消毒處理, 并按 3-5cm×10cm 株行距打孔。選用當年生 50cm 以上半木質 化基生新梢,截成長度 5-8cm 帶有 2-3 個葉片的插條,綁成小 捆后置于生根劑中浸泡 2-3 小時。生根劑用 NAA 配成200-300mg/L 濃度。嫩枝扦插深度 1-2cm。扦插后保持葉面上有 水膜存在,防止失水。2 周后生根,減少噴水次數(shù)。40 天后幼苗高度達到 20cm 左右,每 2-3 天噴水 1 次,促進根系生長,同時, 按每畝 10kg 用量每 15 天追施尿素 1 次,加強營養(yǎng)供給。幼苗 高度達到 40cm 后,逐漸撤掉棚膜進行煉苗。育苗床上雜草隨時 拔出。一般情況下當年秋季苗木落葉后可出圃造林。如翌年春季 起苗,苗床應灌足封凍水以利越冬。
第十四條 根插育苗。選擇粗度 5-10mm 根狀莖剪成 5-8cm 長的根條,捆成小捆,保持根條形態(tài)學上下端口一致,放入生根 劑中浸泡 2-3 個小時。生根劑用 NAA 配制成 200mg/L 濃度。根 插育苗的土壤應為沙壤土,整地方式與播種育苗相同。根插時在 畦內開出 10cm 左右深的小溝,將根條芽朝上直立放入小溝中, 株距 10cm,覆土厚度超過根條上端 2cm。發(fā)芽前盡量少灌水, 發(fā)芽后土肥水管理與嫩枝扦插相同。根插育苗生長較旺,一般秋 季落葉后,便可出圃造林。
第十五條 苗木出圃與分級。起苗前澆足底水。使用振動式 起苗機進行機械起苗時,起苗深度應為 30cm 以上,保證較完整 根系。人工起苗時,應注意保護根系完整,保持根幅不小于 30cm。 根據(jù)附表 1 分級標準對苗木進行分級。達不到分級標準的苗木應剔除,有檢疫性病蟲害的苗木應集中銷毀。苗木出圃后,不宜長 期存放,不能及時栽植的要進行假植。苗木運輸途中應注意遮蔭 保濕,特別注意保護苗木根系,應對根系進行蘸泥漿保護。 第十六條 育苗單位應建立健全種苗檔案,記錄種子、苗木 和穗條的來源、繁殖生產過程,做到有據(jù)可查,有憑可依。
第四章 造林
第十七條 造林地選擇。年降雨量 400-600mm 適生區(qū)域內, 可選擇土層厚度在 50cm 以上的荒山、溝谷、丘陵、沙地及地堰 等區(qū)域;年降雨量 400mm 以下適生區(qū)域內,應選擇土層深厚的 丘陵、平地等區(qū)域,同時配套集雨保水措施或進行節(jié)水灌溉。
第十八條 林地清理和整地。林地清理可與整地同時進行, 也可在造林前一年秋季單獨進行。根據(jù)造林地地形條件確定整地 方式可采取塊狀整地方式和帶狀整地方式。塊狀整地用于構筑品 字形魚鱗坑,深度不低于 50cm,直徑 80-120cm。帶狀整地采 用機械或人工挖掘壕溝,根據(jù)土壤條件確定壕溝寬度,一般 1-3m,深度不低于 40cm。帶狀整地一般沿等高線進行,梯面向 內傾斜 3°-15°,砌牢外側壩埂。
第十九條 造林時間。歐李造林應在春季土壤解凍后進行, 干旱地區(qū)亦可在秋季落葉后土壤濕度較大時進行。提倡就地育苗,就地栽植。
第二十條 造林密度。依據(jù)土壤水分和肥力、土層厚度、造 林地坡度、整地方式等,確定造林密度。在水肥條件較好、土層 較厚、相對平緩區(qū)域,可適當疏植;反之,應適當密植。一般每 畝 800-900 株,采用等行距栽植和寬窄行栽植兩種方式。等行距 栽植為 0.6m×1.4m;寬窄行栽植為 0.7m×0.7m/0.7m×1.5-1.6m。
第二十一條 基肥。造林前應施足基肥,施肥時間為秋季或 結合整地回土工序進行,并根據(jù)土壤條件確定施肥數(shù)量和種類。 提倡施用有機肥。基肥應與一定量的表土混合均勻后施入種植穴 中,表面蓋土,避免肥力流失。
第二十二條 授粉樹配置。歐李為異花結實植物。當造林品種確定后,應按 1-3∶1(主栽品種:授粉品種)比例配置授粉樹。 配置方式采用隔行種植進行。如選用實生苗,可不考慮配置授粉 樹。
第二十三條 栽植。栽植前應對損傷根系進行修剪,保留根 系長度 20cm 以上,并采取浸泡生根劑、蘸泥漿等措施,根瘤病 嚴重的區(qū)域應將泥漿中混入適當比例的 K84 菌劑。栽植時應做 到栽正、不窩根、不外露、不上翹,邊覆土邊踩實,覆土到根頸 處為止,栽植后澆足水。
第二十四條 平茬。苗木栽植后,應在距地面高度 3-5cm 處平茬。
第二十五條 鋪設地布。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種植完成后, 在苗木周圍鋪設地布,防止雜草和土壤水分蒸發(fā)。
第二十六條 補植。造林后應重視加強造林地管護,對沒有 達到合格標準的造林地應及時進行補植。補植前應認真分析苗木 死亡原因,找出改進措施后再進行補植。
第二十七條 基礎設施。為實現(xiàn)歐李原料林穩(wěn)產高產、原料 可持續(xù)供應及便于果實采摘、收獲和運輸,應重視開展基礎設施 建設,修建相應道路網(wǎng)和水利灌溉系統(tǒng)等。
第五章 經(jīng)營管理與保護
第二十八條 土壤管理。結合除草對土壤進行耕翻,深度 10-15cm,每年 2-3 次。覆蓋地布的造林地,應在造林后第 3 年揭開地布耕翻。
第二十九條 施肥。根據(jù)土壤肥力狀況及植株生長需求等因 素確定施肥量和施肥時間。一般情況下,第二年之后每年在 5 月 中下旬的新梢快速生長期追施氮肥一次,每畝施入尿素 20-30kg,在秋季的果實采收后施基肥一次,每畝施入腐熟有機 肥 3m3。采用開溝法施肥,溝深 20-40cm,注意在冠幅以外開溝, 避免傷根和肥料“燒根”。
第三十條 澆水。如遇開花前、新梢快速生長期和果實膨大 期,土壤墑情不足,可采用滴灌、滲灌等節(jié)水灌溉方式合理灌水。 雨季注意及時排水,防止發(fā)生澇害。
第三十一條 整形修剪。采用人工或機械方式修剪,樹形為 叢狀灌木形。具體方法:
(1)人工修剪。栽植當年經(jīng)平茬后的林 木可從近地面萌生 2-4 個基生新梢。年冬季修剪時,每株叢 保留 1-2 個壯枝,剪短到 50-60cm,其余枝條近地面平茬。第二 年冬季至第三年春天萌芽期間修剪時,每株叢留 2-3 個一年生基 生壯枝,剪短到 50-60cm,已結果的二年生枝和其余一年生枝全 部平茬。第三年冬季至第四年春天萌芽期間修剪時,每株叢留 3-5 個一年生基生壯枝,剪短到 50-60cm,其余枝條全部平茬, 包括已經(jīng)結果的二年生枝條。以后每年每個株叢保留 4-6 個一年生基生壯枝結果,并剪短到 50-60cm,其余枝條全部平茬。這種 修剪方法保證豐產期每畝有 4000 個左右結果枝條,有利于連續(xù) 穩(wěn)產高產。
(2)機械修剪。一般在連續(xù)結果 3-5 年后,使用小型 割灌機或割草機等機械,采用隔行平茬的方式進行整行修剪。平 茬行當年不結果,可產生大量的基生新梢,在冬季或春季萌芽前,用綠籬修剪機將枝條剪短到 50-60cm。這種修剪方法可以迅速恢 復樹勢,但會降低產量 20%左右。機械修剪的植株,應增強肥 水管理,下一年可對另外一行進行平茬修剪,以后再進入人工修 剪。
第三十二條 搭架與綁枝。種植后第二年,宜按行每隔 10m 左右埋設一根長 80cm 直徑 6cm 的鋼管,鋼管綁上耐老化的聚 丙烯繩,繩距地面 40-50cm,將結果枝引綁于繩子上,以防止歐 李枝條倒伏,影響果實質量。
第三十三條 病蟲害防治。歐李病蟲害較少,重點應注意防 治蚜蟲、食心蟲、桃仁蜂、根瘤病、炭疽病、立枯病等。具體方 法參照附表 2。
第三十四條 防火。造林單位要重視加強造林地的森林防火 工作,強化防火意識,樹立護林防火標牌,制定護林防火公約, 建立健全各項防火制度等。同時應按照地形、地貌及林地面積, 規(guī)范建設防火帶等防火設施,加強防火帶管理,將各項預防措施 落到實處。
第六章 收獲與儲運
第三十五條 收獲。歐李早熟品種在 7 月中下旬成熟,中熟 品種在 8 月上中旬成熟,中晚熟和晚熟品種在 8 月下旬至 9 月上 中旬成熟,極晚熟品種在 10 月上旬成熟。當果實稍有變軟、表 面出現(xiàn)固有色澤時,開始采收。歐李為整枝成串結果,采收時可 將帶有整串果實的枝條剪下,既可直接捋入采收框中,也可送入 10 脫果機脫果。
第三十六條 貯藏與去除果肉。歐李果實采收后,可立即冷 藏(0℃-2℃)或凍藏(-15℃)保存。利用種子前應利用去核機除 去果肉。果肉可加工為飲料、果酒等產品,種子可用于榨油。
第三十七條 儲藏。種子陰干后,應及時包裝封口,貼掛標 簽,注明種子產地、生產時間等信息,儲藏于通風陰涼處,注意 防潮濕雨淋、防霉變和防鼠害等。
第三十八條 運輸。長距離或長時間運輸果實,應采用冷藏 方式,溫度控制在 0℃左右。運輸種子應避免雨淋和暴曬。
中苗網(wǎng):專注植物新優(yōu)品種,為園區(qū)規(guī)劃、苗木種植、三農種苗服務
Copyright ? 2024 中林苗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 京ICP備15001866號-2